【别 名】 白茅根、茅草根、地筋。
【形 态】 多年生草本,高20~80㎝。根茎白色,横走,密生鳞片,先端尖锐,有甜味。秆丛生,直立,具2~3节,节上有4~10㎜的白色柔毛。单叶互生,集于基部;叶鞘破碎呈纤维状,无毛;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及背面较粗糙;主脉明显;根生叶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序柱状,长5~20㎝,宽1~3㎝,具柄,基部密生白色的丝状柔毛,两颖片相等或第一颖片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其他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先端尖,两侧微呈齿状,内稃长约1.2㎜,宽约1.5㎜,先端截平,具尖钝不同大小不等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
【生 境】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分 布】 全州各县市。
【药用部位】 根茎。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鳞片、泥土,洗净晒干,捆成小把。
【药材性状】 干燥的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通常30~60㎝,直径2~4㎜。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有棕黄色微隆起的节,节间长短不等,通常1.5~3㎝。体轻,质略脆,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
【化学成分】 根含两种三帖类化合物:芦竹素、白茅素、薏苡素和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此外尚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柠檬酸、苹果酸、草酸、钾盐等。叶含山柑子酮,茎及叶含山柑子醇及异山柑子醇。
【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正常兔口服煎剂有利尿作用。在服药5~10天时最明显,20天左右即不明显。其利尿作用可能与含丰富的钾盐有关。
2、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弗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止血作用:白茅根煎剂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缩短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的作用。白茅根粉撒于狗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
【性 味】 甘,寒。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