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粟。
【形 态】 一年生草本,高50~180㎝。须根多数。秆直立,粗壮。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0~35㎝,宽2~3.5㎝,先端尖而长,基部近圆形,上面粗糙,下面秃净;叶鞘无毛,鞘口有柔毛;叶舌长1.5~5㎜,具纤毛。圆锥花序穗状,生于枝顶,通常下垂,长约10~25㎝,直径1.5~5㎝,穗轴密被细毛;小穗椭圆形,长约3㎜,基部有刚毛1~3条,褐色或淡紫色,稀有绿色,长为小穗的2~3倍;第一颖卵形,有3脉,长约为小穗的1/3,第二颖椭圆形,与不孕小花的外稃等长,具5~7脉;不孕小花的外稃椭圆形;结实小花的外稃平凸状椭圆形,3脉,长2.5㎜,表面有皱纹,边缘内卷,包着内稃。谷粒与第一外稃等长,卵形或圆球形,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与其他小穗部分脱离。花期夏、秋季。
【生 境】 栽培。
【分 布】 全州各县市。
【药用部位】 种仁和颖果的发芽加工品。前者俗称“小米”,后者俗称“粟芽”。
【采收加工】 小米:秋季成熟后采收,去壳,晒干即得。粟芽: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淋水4~5次,保持湿润,待芽长出约2~4㎜,剥去稃片,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小米)1粒,长约1㎜。质坚,断面粉质。
【化学成分】 含脂肪1.41%,总氮2.48%,蛋白氮2.41%,灰分3.15%,淀粉63.27%,还原糖2.03%及蛋白质,氨基酸。另有谓种子含油3%;油中含不皂化物2.39%,固体脂肪酸15.05%,液体脂肪酸70.03%。蛋白质含谷蛋白,醇溶性蛋白,球蛋白等多类。种子蛋白质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
【性 味】 小米:甘,凉。粟芽:甘,温。
【功能主治】 小米:和中,益肾,清热解毒。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小米:止痢,除烦。
粟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主治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妊娠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