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核桃。
【形 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25m,胸径可达1m。树皮灰色,具纵裂;小枝有片状鳞,一年生枝暗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稀13,对生,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3cm,宽3~5cm,先端尖,基部纯圆,全缘,上面鲜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侧脉腋内有一簇短柔毛,小叶无柄或近无柄。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葇荑花序,下垂,生于一年生枝的叶腋,长5~10cm,花密生,雄蕊6~30,苞片1,小苞片2,花被片1~4;雌花单生或2~3个聚生,于幼枝顶端,直立,无柄。子房下位,密被毛,柱头2。核果近球形,外果皮肉质,光滑,绿色,上有多数白色小点;内果皮骨质,坚硬,表面凹凸或皱折,有两条纵棱,顶端有短尖头,黄褐色,隔膜较薄,内面无空隙。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 境】 多栽培。
【分 布】 建始、咸丰、利川、鹤峰等县,其他各县也有分布。
【药用部位】 种仁、种隔,外果皮及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采集后将外果皮沤烂除去,洗净,捣碎内果皮为种仁(即胡桃仁),取种仁时取出中间的木质种隔,即为分心木,夏秋间果实未成熟时,采集肉质青绿色外果皮,即为青龙衣,叶多鲜用,随用随采。
【药材性状】 核桃仁:完整者呈类球形,由两片肥厚子叶组成,皱缩凹凸不平,形如脑。多数为已破裂不规则的块状。种皮淡黄色或黄褐色,膜状,具显著的脉纹(维管束)。子叶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种皮味涩。
【化学成份】 外果皮含胡桃醌、氢化胡桃醌-β-葡萄糖甙、鞣质、没石子酸等。果实及叶含黄酮类及其甙。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糖类、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叶尚含肌醇、咖啡酸、没石子酸、缩合没食子酸、反油酸、α及β-氢化胡桃醌,对羟基桂皮酸等,叶及未成熟的果实含维生素C、叶及果皮含挥发油。
【药理作用】
1、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抗组织胺的致痉作用。
2、动物实验证明核桃仁有镇咳作用。
3、核桃树叶有较好的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性 味】 核桃仁:甘,微温;分心木及外果皮、叶:苦、涩,平。
【功能主治】 核桃仁:敛肺定喘,补肾涩精。主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肺虚久咳及气喘,大便秘结。分心木:补肾固粗,活血。主治遗精遗尿,肺虚久咳及气喘,大便秘结。分心木:补肾固精,活血。主治遗精遗尿,扭伤腰痛等;外果皮:消肿止痒。主治顽癣及秃疮等症。叶解毒消肿,主治象皮腿、白带,疥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