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别  名】 山栀子(来凤),小果栀子。

【形  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0.52m。根淡黄色。茎多分枝,幼枝有细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革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4,宽27,顶端渐尖或骤尖,全缘,基部楔形,下面脉腋内簇生短毛;托叶生于叶柄内,膜质,基部成鞘。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大形,白色,极香;花梗极短;萼筒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花冠高脚蝶状,筒长34,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针形,花蕾时作旋转排列;雄蕊6枚,着生于花冠喉部,无花丝,花药条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伸出花冠筒。果实成熟时橙黄色,倒卵形或椭圆形,通常有翅状纵棱6条,长2.54.5,顶端有宿存花萼;种子扁平,球形。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  境】 栽培。

【分  布】 全州各县市。

【药用部位】 果实或根、花。

【采收加工】1011月果实成熟时摘取,除去果柄杂质,放通风处干燥,或放于甑中,蒸上气后取出,晒干或烘干,并经常翻动至全部干燥。根四季均可采挖,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花夏初采摘,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果实呈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4,直径约2,表面黄色或橙棕色,有6条较高的翅状纵棱,且卷褶,少数为58条,每两棱间有明显的纵脉1条,并有分枝,顶端有宿存较大的萼片,基部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较厚,革质,内表面橙黄色或灰棕色,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内有多数种子,常粘结成团,种子扁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化学成分】 果实含栀子苷、山栀子苷、栀子素、D-甘露醇、β-谷甾醇、二十九烷、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等。

【药理作用】1、利胆作用:栀子水浸膏对结扎输胆管后的动物具有抑制胆红素在血中升高的作用。栀子所含的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对实验动物能增加胆汁的分泌量,也能抑制结扎输胆管的家兔血中胆红素的出现。

2、降压作用:本品煎剂、醇提取物对麻醉及不麻醉的多种动物不论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持久性降压作用,但静脉注射时降压迅速而维持时间短,其降压作用可被切断迷走神经和注射阿托品减弱或消失。另有报导,本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降压主要原因。

3、抗菌作用:栀子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平板打洞法证明,栀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煎剂有杀死钩端螺旋体及血吸虫成虫的作用。

4、中枢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品醇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减少自发活动,延长环已巴比妥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的惊厥和降低正常体温。

5、对埃柯病毒有抑制作用。

6、止血作用:生栀子止血作用较熟栀子强,提取物制成的油膏能加速组织挫伤的愈合。

【性  味】 果实:苦、微酸,寒。根:苦,寒。花:苦,寒。

【功能主治】 果实: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止血。用于热病心中懊怅,虚烦不眠,黄疸,吐血,衄血,尿血,口舌生疮,眼结膜炎,疮疡肿毒,跌打扭伤,头痛,小便黄赤等症。

根: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淋病,菌痢,肾炎水肿,疮痈肿毒等症。

花:清肺,凉血。用于肺热咳嗽,鼻衄。

【附  注】 恩施部分地区所产栀子较药典收载的栀子生药外形大,长达3~5㎝,表面隆起的棱线较高,果皮亦厚。而药典载栀子长仅23.5,翅棱也低,果皮薄。有的地区称前者为大栀子、水栀子,并认为该种不作药用。一般作染料用,若药用大多作外伤敷料。


价格
***
限时免费
立即开启线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