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野毛梨、茨梨、刺梨。
【形 态】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m余。树皮灰色,成片状剥落,枝常弯曲,具成对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3片,顶端小叶较大,渐下渐小,椭圆形、倒圆形或宽卵形,长约1cm,宽约0.7cm,边缘具细齿,顶端圆形或急尖,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无毛,叶柄及叶轴疏生小皮刺;托叶线形,大部附着于叶柄上。花单生或1~2朵生于枝端,花大,直径约5~7cm;淡红色,花萼5裂,裂片常再羽裂,两面有绒毛,萼筒具皮刺;花瓣5,先端中部凹陷;雄蕊多数,黄色。蔷薇果扁球形,直径3~4cm,外面密生皮刺,宿存萼裂片直立,小瘦果藏于花托内。花期6月,果期8月。
【生 境】 生于低山沟边及灌木丛中。
【分 布】 宣恩、咸丰、利川、恩施、鹤峰、巴东、来凤等县市。
【药用部位】 根和果实。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其根和果,分别晒干。
【药材性状】 根带黄色,质重,横切面呈菊花瓣纹。果实扁圆形,外面密生毛刺,成熟时味酸涩,带甜。
【化学成份】 根含鞣质。果实含维生素B约2.4%、维生素P约2.8%、维生素C、糖分。
【性 味】 甘、酸、涩,平。
【功能主治】 收涩固精,消食健脾,止血。主治遗精、遗尿、白带、自汗、盗汗、食积腹胀、泻痢、月经过多、刀伤出血症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