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蛇泡、三匹风。
【形 态】 多年生草本。具长匍匐茎,长达1m许,绿色或带紫红色,全体被白色柔毛。叶互生,三出掌状复叶,小叶片近无柄,菱状卵形或倒卵形,长1.5~3cm,宽1.2~2cm,中间一片较大,两侧者较小而基部歪斜不对称,叶片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散生柔毛,或上面近无毛;叶柄长1~5cm,有毛,基部带紫色;托叶卵状披针形,有时3裂,有柔毛。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2cm;花梗长3~5.5cm,有柔毛;花托扁平,果期膨大成半球形,海绵质,红色,副萼片5,先端3裂,稀5裂;萼裂片卵状披针形,比副萼片小,均有柔毛;花瓣5片,黄色,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着生在大形肉质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直径1~1.5cm;瘦果小,多数,暗红色。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生 境】 山谷、沟边、路旁田坎草丛中。
【分 布】 全州均有分布。
【药用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全体被灰白色柔毛。根细,褐红色。茎纤细,直径约1mm,灰绿色至黄棕色。叶基生或茎生,叶互生,有长柄,叶柄基部常可见黄棕色膜质的托叶,小叶3片,灰绿色或棕绿色,多卷折破碎。聚合果紫红色,卵状球形,有宿存萼。气微,味微苦酸。
【化学成份】 种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5.31%),非皂化物质有烃、醇和甾醇,甾醇中的主要成是β-谷甾醇(占总甾醇量的89.5%).
【药理作用】 体外试验蛇莓对志贺氏、史密氏、福氏及宋内氏型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对宋内氏痢痢杆菌作用最差。
【性 味】 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痛。主治蛇咬伤、腮腺炎、带状疱疹、疔疮、无名肿毒、狗咬伤:鲜品捣烂,外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