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香菌,香菇。
【形 态】 菌盖直径通常4~5cm,大型个体可达12cm,幼时凸出,后渐变平展,淡褐色或紫褐色,表面覆盖一层褐色小鳞片,呈幅射状排列或成菊花状破裂,露出白色菌肉。菌肉质,白色,致密。菌褶白色,稠密,宽约4mm,与菌柄呈弯生,孢子印白色,菌柄呈圆柱状或稍扁长3~10cm,直径0.5~1cm,中实。菌环丝膜状,极易消失,其下面的菌柄表面往往覆盖有鳞片。
【生 境】 生于阔叶林的倒木上。
【分 布】 全州各县、市均有栽培和野生。
【药用部位】 子实体。
【采收加工】 冬、春季采集,晒干。
【化学成份】 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B1、B2、B12、D、香菇精(lenthionine),酪酸,香菇多糖(lentnan),多种酶,多种氨基酸,以及钙、钠、磷等。
【药理作用】
(1)可预防人体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血磷和血钙代谢障碍后所患的佝偻病。
(2)所含维生素B2可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因此可预防人体多种粘膜及皮肤的炎症。
(3)所含腺嘌吟可预防肝硬化降低胆固醇。
(4)香菇多糖有抗癌作用。
【性 味】 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益气行血,化痰理气,助食。用于预防佝偻病,各种粘膜及皮肤的炎症,肝硬化,水肿,小便不禁,腹痛,头痛,头晕,误食毒菌中毒等。
【附 注】 《本草纲目》:“香蕈生深山烂风木上,小于菌而薄,黄黑色,味甚香美,最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