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前胡。
【形 态】 多年生草本,高60~90㎝。根粗壮,圆锥形,根头部有残存叶鞘纤维。茎直立,单一,上部分枝,被短毛。叶纸质,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圆形至宽卵形,长5~9㎝,2~3回三出式羽状复叶,最终裂片菱状倒卵形,长3~4㎝,宽约3㎜,边缘有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有圆锯齿,上面叶脉和边缘有短柔毛,下面无毛;叶柄长6~20㎝,基部有膨大的叶鞘;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近花序的叶片生在膨大的叶鞘上。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总苞片1~2,披针形;伞梗12~18;小总苞片数枚,披针形;小花梗20个左右;花萼5,短三角形;花瓣5,白色,广卵形或近于圆形;雄蕊5,花药卵圆形,花丝细长;子房下位,有毛,花柱2,极短。双悬果椭圆形或卵形,光滑无毛,背棱和中棱线状,侧棱有疏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 境】 生于山坡、村边、草地、路旁。
【分 布】 白花前胡分布于巴东、建始、宣恩等县;华中前胡分布于全州各县市。
【药用部位】 根。
【采收加工】 冬季于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苔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弯曲,下部有分枝,长6~8㎝,直径1~1.5㎝。表面灰黄色或黑褐色,根头部密有茎痕和未去净的粗毛或纤维状叶鞘残留物,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质较软,干者质硬,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黄白色,有棕色形成层环纹,中心木部淡黄色,有多数散生的金黄色油室,射线放射状。气芳香,味微苦、辛。
【化学成分】 白花前胡含四种吡喃香豆精类:白花前胡内酯甲、乙、丙、丁及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异茴香醚、柠檬烯。
【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前胡能显著增加呼吸道的分泌作用,祛痰效力与桔梗相仿,但无显著的镇咳作用。
【性 味】 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降气化痰。主治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呕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