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
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
***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别  名】 田基黄、刘寄奴。

【形  态】 一年生小草本,高1540,全体无毛。根多数呈须状。茎直立,或倾斜,纤细,具4棱,节明显,基部近节处生细根。单叶对生,卵形,长415,先端钝尖,基部与对面的叶基相连接,全缘,叶面有微细的透明点,无柄。聚伞花序顶生,二歧分叉,花径约6;花梗长34,基部有线形苞片1枚,萼片5,基部联合,狭卵状披针形,宿存;花瓣5,黄色,与萼片等长,长椭圆形,内曲;雄蕊多数,基部联合成3束;子房1室,为3心皮合成,狭卵形,胚珠多数,花柱3。蒴果长圆形,黄白色,长45,室间开裂;具多数细小的种子。花期58月。

【生  境】 生于低山潮湿的山坡、沟边、路旁及田坎上。

【分  布】 巴东、建始、恩施、咸丰、来凤、鹤峰等县市。

【药用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全草长3050,棕红色,根须状,茎细,略呈四棱柱状,近基部圆柱形,光滑。粗约15,节间长约 12,易折断。叶小,对生,抱茎。叶片卵形,皱折,纸质,全缘,有腺点。聚伞花序顶生,多折断而不完整,花小,橙黄色。蒴果长圆形,有宿萼。内有多数细小种子。无臭,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B2,并显黄酮类、内酯、香豆精、酚类、蒽醌、鞣质、氨基酸及糖类的反应。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地耳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牛型、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猪藿乱杆菌及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钩端螺旋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其他作用:对离体兔肠低浓度流浸膏使节律性收缩增强,高浓度呈痉挛性收缩;对在体或离体蟾蜍心脏,低浓度时先兴奋后抑制,高浓度时出现心脏纤维颤动而停止;对麻醉狗的血压有下降,对心跳呼吸无明显影响。

3、毒性:小鼠灌服流浸膏100g/kg,每日三次,连用16天未见有毒性反应。

【性  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散瘀。主治湿热黄疸,泻痢,肠痈,阑尾炎,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