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樟树、小叶香樟、樟脑树、香樟。
【形 态】 乔木,高可达30m,胸径可达5m,全株有樟脑香气,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则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叶互生,薄革质,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而具急尖头,基部宽楔形,全缘,离基三出脉,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两面无毛,脉腋有明显的腺体,叶柄长2.5~3.5cm。圆锥花序腋生,长5~7.5cm,花小,淡黄绿色,两性;花被片6,排成2轮,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短柔毛;能育雄蕊9,每三枚一轮,花药4室,瓣裂,第一、二轮雄蕊花药向内,第三轮向外,花丝基部具2腺体,第四化为退化雄蕊;子房球形,无毛。核果球形,直径6~8mm,熟时紫黑色,内含种子1,果托杯状。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 境】 常生于向阳山坡、山麓、沟谷、道路两旁及村子周围。
【分 布】 各县市。
【药用部位】 根、树皮、叶及果实。
【采收加工】
1、樟木根、树皮、枝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不宜火烘,免失香气。
2、樟脑:一般在9~12月砍伐老树,取其根、树干、树枝、锯劈成碎片(树叶亦可),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樟木中所含有的樟脑及挥发油随水蒸气留出,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剂,即得精制樟脑粉。将此樟脑粉入模型中压榨,则成透明的樟脑块。置干燥处,宜瓷器中密闭保存。本品以生长50年以上的老树,产量最丰,幼嫩叶含脑少,产量低。
3、樟树子:秋季采集成熟的果实晒干。
【药材性状】
1、樟木:为不规则的木块,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断面可见年轮,质量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尝之有清凉感。
2、根: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大小不一,厚2~10mm,边缘有棕褐色的栓皮,多因干燥而脱落,切面成棕色或黄棕色,有放射状的纹理,断面可见年轮,质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嗤之有清凉感。
3、樟脑:纯品为雪白的结晶性粉末或无色透明的硬块,粗制品略带黄色,有光亮,在常温中易挥发,点火能发出多烟而有光的火焰,气芳香浓烈刺鼻,味初辛辣,后辛凉。
4、樟树子:干燥果实圆球形,棕黑色或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直径5~8mm,有的基部尚包有宿存的花被,果皮肉质而薄,内含种子1枚,黑色,气香,味辛辣。
【化学成份】 樟树的各部分均含挥发油(樟油),樟油中除樟脑外,尚含桉油精、L-d蒎烯、L-莰烯、二戊烯、黄樟醚、α-品醇、香芹酚、丁香酚、杜松烯、甜没药烯、α-樟脑二萜烯等。果实含脂肪油,油的主要成分为癸酸、月桂酸、辛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
【药理作用】
1、樟树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樟树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2、樟树子提取物及醇浸膏经动物试验有镇咳祛痰作用。
3、樟脑具有:(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进呼吸、循环,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作用尤为明显;(2)对心肌具有直接作用,使其代谢增强,并提高对交感N的敏感性;(3)对皮肤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促进粘膜分泌;(4)对胃肠粘膜亦有缓和刺激作用,使胃部感到温暖舒适;(5)中毒时症状为头痛、意志丧失、惊厥,最后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
【性 味】 辛,温。
【功能主治】
1、樟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2、樟脑:通窍、杀虫、止痛、辟秽。主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
3、樟树子:散寒祛湿,行气止痛。主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