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 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雪胆属(Hemsleya)植物。
【形 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茎和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老枝平滑近无毛,通常近茎节处被毛较密。卷须线形,长8-14厘米,疏被短柔毛,先端2歧。趾状复叶由5-9小叶组成,多数为7小叶,复叶柄长4-8厘米;小叶片卵状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膜质,被短柔毛,上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圆锯齿状,沿中脉、侧脉及叶缘疏被小刺毛,中央小叶长5-12厘米,宽2-2.5厘米,两侧较小,外侧的略歪斜,小叶柄长5-10毫米。花雌雄异株。雄花:疏散聚伞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轴及小枝线形,曲折,被短柔毛,长5-12厘米,花梗发状,长6-10毫米;花萼裂片5,卵形,先端急尖,长7毫米,宽4.5毫米,反折;花冠橙红色(压干后呈黄褐色),由于花瓣反折围住花萼成灯笼状(扁圆球形),径1.2-1.5厘米;裂片矩圆形,长1-1.3厘米,宽8-9毫米,内面被白色长柔毛,近基部较密,背面疏被短柔毛;雄蕊5,花丝短,长约1毫米,花药卵形,1室。雌花:稀疏总状花序,花序梗纤细,长2-4厘米;花萼、花冠同雄花,但花较大,径1.5厘米;子房筒状,长5-6 (-10) 毫米,径2-3毫米,疏被短柔毛,果时近无毛;花柱3,柱头2裂。果矩圆状椭圆形,单生,长3-5 (-7) 厘米,径2厘米,基部渐狭,果柄略弯曲,长8-10毫米,近无毛,上具纵稜9-10条,花柱基高1.5-2毫米,顶端近平截。种子黑褐色,近圆形,长1-1.2厘米,宽1厘米,周生狭的木栓质翅,宽约1-1.5毫米,边缘微皱,下端近平截,种子本身肿胀,厚2-2.5毫米,两面边缘密生小瘤突,中间部分较稀疏。花期7-9月,果期9-11月。(摘自《中国植物志》)
【生 境】 生于海拔1200-2100米的杂木林下或林缘沟边。
【分 布】 产湖北、四川、江西。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
【药用部位】 块根
【采收加工】 秋末叶黄时采挖,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 为类圆形的厚片。稍卷曲,直径3-10 cm,厚4-8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有凹陷的茎基痕。切面淡黄白色或灰白色。质坚实,粉性。气微,味极苦。
【化学成分】 块根含皂苷和苦味素。含雪胆甲素、雪胆乙素、齐墩果酸等。
【性 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血、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