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 为天南星科(Araceae)海芋属(Alocasia)植物。
【别 名】 羞天草(庚辛玉册),隔河仙、天荷(本草纲目),滴水芋、野芋(云南元江),黑附子(云南富民),麻芋头、野芋头(云南红河),麻哈拉(哈尼族语),大黑附子(云南景洪),天合芋(云南文山),大麻芋(云南思茅),“坡扣”(傣族语),天蒙、朴芋头(广西),大虫楼、大虫芋(广西苍梧),老虎芋(广西都安),卜茹根(广西玉林),野芋头(广西凌乐),野芋头、痕芋头、广东狼毒(广东),野山芋(广东海南),尖尾野芋头(广东广州),狼毒(广东、福建),姑婆芋(福建)。
【形 态】 大型常绿草本植物,具匍匐根茎,有直立的地上茎,随植株的年龄和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不同,茎高有不到10厘米的,也有高达3-5米的,粗10-30厘米,基部长出不定芽条。叶多数,叶柄绿色或污紫色,螺状排列,粗厚,长可达1.5米,基部连鞘宽5-10厘米,展开;叶片亚革质,草绿色,箭状卵形,边缘波状,长50-90厘米,宽40-90厘米,有的长宽都在一米以上,后裂片联合1/5-1/10,幼株叶片联合较多;前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长胜于宽,I级侧脉9-12对,下部的粗如手指,向上渐狭;后裂片多少圆形,弯缺锐尖,有时几达叶柄,后基脉互交成直角或不及90度的锐角。叶柄和中肋变黑色、褐色或白色。花序柄2-3枚丛生,圆柱形,长12-60厘米,通常绿色,有时污紫色。佛焰苞管部绿色,长3-5厘米,粗3-4厘米,卵形或短椭圆形;檐部蕾时绿色,花时黄绿色、绿白色,凋萎时变黄色、白色,舟状,长圆形,略下弯,先端喙状,长10-30厘米,周围4-8厘米。肉穗花序芳香,雌花序白色,长2-4厘米,不育雄花序绿白色,长(2.5-)5-6厘米,能育雄花序淡黄色,长3-7厘米;附属器淡绿色至乳黄色,圆锥状,长3-5.5厘米,粗1-2厘米,圆锥状,嵌以不规则的槽纹。浆果红色,卵状,长8-10毫米,粗5-8毫米,种子1-2。花期四季,但在密阴的林下常不开花。(摘自《中国植物志》)
【生 境】 海拔1700米以下,常成片生长于热带雨林林缘或河谷野芭蕉林下。
【分 布】 产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外自孟加拉、印度东北部至马来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都有。也有栽培的。
【药用部位】 根茎或茎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用刀削去外皮,切片,清水浸漂5-7天,并多次换水,取出鲜用或晒干。加工时以布或纸垫手,以免中毒。
【药材性状】 商品多横切成片,类圆形或长椭圆形,常卷成各种形态,直径6-250px,厚2-75px;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质轻,易折断,断面白色或黄白色,显颗粒性。气微,味淡,嚼之麻舌而刺喉。
【化学成分】 本品含维生素B1(thiamin),维生素B2(riboflavin),烟酸(nicotinicacid),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岩藻甾醇(fucosterol),胡萝卜素(carotene),草酸钙(calciumoxalate),三半乳糖基二甘油酯(trigalactosyl diglycerides),四半乳糖基二甘油酯(tetragalactosyl diglycerides),中性酯类(neutral lipids),糖脂(glycolipids),磷脂(phospholipids),亚油酸(linoleic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油酸(oleicacid)。
【性 味】 味辛;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散结消肿。主流感;感冒;腹痛;肺结核;风湿骨痛;疔疮;痈疽肿毒;瘰疬;附骨痈;班秃;疥癣;虫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