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 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植物。
【别 名】 花叶三七(西藏常用中草药)、疙瘩七(云南土名)、纽子三七、黄连三七、花叶扭子七、土三七。
【形 态】 变种:根状茎多为串珠状,稀为典型竹鞭状,也有竹鞭状及串珠状的混合型,叶偶有托叶残存,小叶片长圆形,二回羽状深裂,稀一回羽状深裂,裂片又有不整齐的小裂片和锯齿,与其他变种容易区别。(摘自《中国植物志》)
【生 境】 分生于森林下。海拔1900-3200米。
【分 布】 分布于西藏(聂拉木、亚东、错那、米林)、云南、四川、湖北(巴东)、陕西(太白山)及甘肃(西和)。尼泊尔、印度和缅甸也有分布。
【药用部位】 根茎
【采收加工】 9-10月挖取根茎,除尽泥土及细根,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干燥的根茎细长,节部膨大成类球形,多呈串球疙瘩状,侧旁着生纤细的不定根,节间细柱形,长4-150px,直径约2mm,表面淡棕黄色,有细浅的纵皱纹。质较坚硬,断面黄白色,有鑫数细小孔隙。气微,味苦略甜。
【化学成分】 块茎中含羽叶三七甙(bipinnatifidusoside)F1和F2,竹节人参皂甙(chikusetsusaponin)Ⅴ、Ⅳ、Ⅳa,姜状三七甙(zingibroside)R1,人参皂甙(ginsenosides)F1、F2、F3、Rb1、Rb3、Rd、Re、Rg1,24(S)-假人参甙F11[24(S)psudoginsenoside)F11],人参黄酮(ginsenfoavone),球子参甙F1(majoroside F1)
【性 味】 味微苦;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肿痛;劳伤腰痛;胸胁痛;胃脘痛;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