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山茶树、野山楂(鹤峰)。
【形 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8m。树皮黄褐色,平滑不裂;芽鳞密被黄褐色长绢毛,小枝微被短柔毛。叶互生,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9㎝,顶端钝尖或渐钝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硬毛,下面中脉有毛或无毛,侧脉不明显;叶柄长4~7㎜,有毛。花两性,1~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无梗,直径3~5㎝;萼片5~7,白色,倒卵形,全缘,顶端常有凹缺,外面被毛;雄蕊多数,无毛,排成2轮,外轮花丝基部连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丝状绒毛,花柱顶端3裂。蒴果近球形,径3~5㎝,果皮厚,木质,室背2~3裂。种子背圆腹扁,长2.5㎝。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生 境】 常栽植于背风向阳的缓坡、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的红壤或黄壤。
【分 布】 宣恩、咸丰、恩施、鹤峰等县市。
【药用部位】 种子、茶油及种子去油后的渣(称“茶麸”)。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果实,取出种子;茶油是将种子经压榨而得;茶麸是将种子经压榨去脂肪油的渣。
【化学成分】 种子含山茶苷、脂肪油(为油酸硬脂酸等甘油酸)与皂苷。已确知其结构的皂苷元有:22羟基桉脂醇、玉芯醇A1、皂苷元ST-1、山茶皂苷元B、茶皂醇A、茶皂醇B、茶皂醇E。
茶麸含皂苷、鞣质、生物碱。去脂种子含8.5%油茶皂苷,水解后得山茶苷醇Ⅰ、山茶苷醇Ⅱ、玉蕊醇C、茶苷醇E、茶苷醇A。
【药理作用】1、山茶苷有抗癌作用,隔日给小鼠口服,同时局部使用致癌剂数月后,可使皮肤的乳头癌与皮肤癌数目减少,山茶苷局部使用无效,血中含山茶苷时有抗癌作用,如其作用停止,则皮肤癌的数目很快增加至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
2、在血吸虫卵阳性的狗粪中,加入茶子饼粉使其浓度分别为1%、5%和10%,置30℃作用24小时,粪便孵化都转为阴性,或仅有极少数的毛蚴,证明茶子饼有良好杀灭血吸虫卵的效果。
【性 味】 种子:苦,平。有毒。茶油:甘,平;茶麸:苦、涩,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种子: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腹痛,泄泻,皮肤瘙痒,烫火伤。
茶油:润燥滑肠,杀虫,清热解毒,祛湿。主治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阻塞性肠梗阻,烫火伤,大便燥结,蛔虫腹痛,疥癣。
茶麸:除湿杀虫,清热解毒。主治阴囊湿疹,跌打损伤,肉食积滞,消化不良,风湿性心脏病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