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避汗草、野苜蓿。
【形 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 cm。茎直立,多分枝,无毛,有香气。三出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1.8 cm,宽0.3~0.6 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具疏细齿,中脉突出成短尖头,侧脉伸出齿缘,叶脉长1~2 cm;托叶线形,长约5mm。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长3~4mm;花梗短;苞片小;花萼钟状,有微毛,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荚果倒卵形或卵球形,长约3mm,顶端有短嘴,不开裂,无毛,表面有网纹。种子1,卵球形,棕褐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 境】 生于山坡、草地。
【分 布】 建始等县。
【药用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立夏前后割取全草,晒干。
【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60~80 cm,径3~5mm。表面黄绿色至黄色,具5条棱,棱间有纵纹理。叶大多脱落,或破碎不全,水浸后,完整的展开为3小叶,小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1.8 cm,宽3~6mm,先端截形,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有时可见叶腋间有细长的总状花序,花冠多已脱落。茎硬脆,折断面不平整,呈纤维性,中空或有白色髓部。气微香,味微甘。
【化学成份】 草木樨含挥发油、香豆精,又含脂肪油、果酸、木质素。
【药理作用】 草木樨有抗疟作用。能使鸡疟的红细胞被原虫浸染的数目减少,适当用药,血片检查可以变成阴性,能破坏疟原虫的形态使之灭亡,但其破坏方式与常山、甜菜、奎宁等不同。
【性 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湿,杀虫。主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疟疾、淋病、皮肤疮疡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