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麻柳树。
【形 态】 落叶小灌木,高1~3m。主根粗壮,圆柱形,长可达1m,黄色,味苦。幼枝绿色,有稀疏毛,后变无毛。单数羽状复叶,长20~25 cm,小叶11~29片,在基部对生,愈往上则呈互生,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披针形,长2~4 cm,宽1~2 cm,先端渐尖,有时微凹,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绿白色,具密生黄白色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20 cm,花多数,蝶形,花梗较短,花萼钟状,顶端呈波状5浅裂;花冠淡黄色,5瓣,雄蕊10枚,2体,花丝基部微联;子房上位,密被细毛。荚果条形,长5~10 cm,于种子间缩小,呈不明显的串珠状,有种子1~6粒。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 境】 多生长在山坡草丛或稀疏灌木丛中,亦有栽培。
【分 布】 巴东、利川、恩施、宣恩、建始等县市。
【药用部位】 根。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去掉茎基和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褐色、棕黄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纵皱纹,可见横向延长而突出的皮孔。栓皮薄,多破裂向外反卷。栓皮剥落处现黄色光滑的皮部。质坚硬,不易折断,苦参片片面黄白色,纤维性,具有微细的辐射状纹理及裂隙,可见环状排列的年轮。气微,味极苦。
【化学成份】 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以苦参碱为主,尚含金雀花碱、臭豆碱、氧化苦参碱及槐醇碱、靛叶碱等。含多种黄酮类,如苦参黄酮、去甲基苦参黄酮、苦参查耳酮、三叶豆紫檀素等。
【药理作用】1、苦味健胃作用:苦参味苦,具有一般苦味健胃作用。2、利尿作用:苦参有较明显的利尿作用,主要由苦参碱引起。3、抗心率失常作用:在麻醉大白鼠实验中,苦参制剂对由乌头冷浸液、肾上腺素加氯仿、洋地黄甙中毒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4、抗菌作用: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5、抗滴虫作用:苦参乙醇浸膏在体外试验对滴虫有杀灭作用。
【性 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湿热痢疾、黄疸、赤白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等症。
【附 注】 苦参的种子亦供药用,具有健胃和驱除蛔虫的作用。单用苦参子研末,分装胶囊或压制片治疗细菌性痢疾。也有用于大便秘结。